2017特色小鎮政策文件
發展改革委 開發銀行關于開發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鎮建設促進脫貧攻堅的意見
發改規劃[2017]10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開發銀行各分行:
建設特色小(城)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時期的重大戰略任務。在貧困地區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有利于為特色產業脫貧搭建平臺,為轉移就業脫貧拓展空間,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提供載體。為深入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與脫貧攻堅戰略相結合,加快脫貧攻堅致富步伐,現就開發性金融支持貧困地區特色小(城)鎮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扶貧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的要求,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推動金融扶貧與產業扶貧緊密銜接,夯實城鎮產業基礎,完善城鎮服務功能,推動城鄉體化發展,通過特色小(城)鎮建設帶動區域性脫貧,實現特色小(城)鎮持續健康發展和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雙重目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持因地制宜、穩妥推進。從各地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加強統籌協調,科學規范引導特色小(城)鎮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防止盲目建設、浪費資源、破壞環境。
——堅持協同共進、體發展。統籌謀劃脫貧攻堅與特色小(城)鎮建設,促進特色產業發展、農民轉移就業、易地扶貧搬遷與特色小(城)鎮建設相結合,確保群眾就業有保障、生活有改善、發展有前景。
——堅持規劃引、金融支持。根據各地發展實際,精準定位、規劃先行,科學布局特色小(城)鎮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通過配套系統性融資規劃,合理配置金融資源,為特色小(城)鎮建設提供金融支持,著力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推動區域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主體多元、合力推進。發揮政府在脫貧攻堅戰中的主導作用和在特色小(城)鎮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開發性金融融資、融智勢,聚集各類資源,整合勢力量,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共同支持貧困地區特色小(城)鎮建設。
——堅持改革創新、務求實效。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精神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完善建設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務手段,加強金融組織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使金融資源切實服務小(城)鎮發展,有效支持脫貧攻堅。
二、主要任務
()加強規劃引導。加強對特色小(城)鎮發展的指導,推動地方政府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編制特色小(城)鎮發展專項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建設任務和工作進度。開發銀行各分行積參與特色小(城)鎮規劃編制工作,統籌考慮財稅、金融、市場資金等方面因素,做好系統性融資規劃和融資顧問工作,明確支持重點、融資方案和融資渠道,推動規劃落地實施。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與開發銀行各分行、特色小(城)鎮所在地方政府的溝通聯系,積支持系統性融資規劃編制工作。
(二)支持發展特色產業。是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和開發銀行各分行要加強協調配合,根據地方資源稟賦和產業勢,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道路,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多種形式的產城融合,實現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協同發展。二是開發銀行各分行要運用“四臺會”(管理平臺、借款平臺、擔保平臺、公示平臺和信用協會)貸款模式,推動建立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以批發的方式融資支持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農民合作組織以及返鄉農民工等各類創業者發展特色勢產業,帶動周邊廣大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全面融入產業發展。三是在特色小(城)鎮產業發展中積推動開展土地、資金等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將“三資”(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資本化,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保障貧困人口在產業發展中獲得合理、穩定的收益,并實現城鄉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要素高效配置。
(三)補齊特色小(城)鎮發展短板。是支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及房屋的征收、拆遷和補償;安置房建設或貨幣化安置;水網、電網、路網、信息網、供氣、供熱、地下綜合管廊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園林綠化、水體生態系統與水環境治理等環境設施建設以及生態修復工程;科技館、學校、文化館、醫院、體育館等科教文衛設施建設;小型集貿市場、農產品交易市場、生活超市等便民商業設施建設;其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環境設施建設。二是支持各類產業發展的配套設施建設,包括但不限于標準廠房、孵化園、眾創空間等生產平臺;旅游休閑、商貿物流、人才公寓等服務平臺建設;其他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四)積開展試點示范。結合貧困地區發展實際,因地制宜開展特色小(城)鎮助力脫貧攻堅建設試點。對試點單位先編制融資規劃,先安排貸款規模,先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勵各地先行先試,著力打造批資源稟賦豐富、區位環境良好、歷史文化濃厚、產業集聚發達、脫貧攻堅效果好的特色小(城)鎮,為其他地區提供經驗借鑒。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開發銀行加大對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的信貸支持力度,特別是通過探索多種類型的PPP模式,引入大型企業參與投資,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發揮開發銀行“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基金”綜合服務功能和作用,在設立基金、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方面提供財務顧問服務。發揮資本市場在脫貧攻堅中的積作用,盤活貧困地區特色資產資源,為特色小(城)鎮建設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和開發銀行各分行要共同推動地方政府完善擔保體系,建立風險補償機制,改善當地金融生態環境。
(六)強化人才支撐。加大對貧困地區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智力支持力度,開發銀行扶貧金融專員要把特色小(城)鎮作為金融服務的重要內容,幫助派駐地(市、州)以及對口貧困縣區域內的特色小(城)鎮引智、引商、引技、引資,著力解決缺人才、缺技術、缺資金等突出問題。以“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地方干部培訓班”為平臺,為貧困地區干部開展特色小(城)鎮專題培訓,幫助正確把握政策內涵,增強運用開發性金融手段推動特色小(城)鎮建設、促進脫貧攻堅的能力。
(七)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發展改革委和開發銀行圍繞特色小(城)鎮建設進步深化合作,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加大工作推動力度。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和開發銀行各分行要密切溝通,共同研究制定當地特色小(城)鎮建設工作方案,確定重點支持域,設計融資模式;建立特色小(城)鎮重點項目批量開發推薦機制,形成項目儲備庫;協調解決特色小(城)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將合作落到實處。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和開發銀行各分行要支持貧困地區特色小(城)鎮建設促進脫貧攻堅,加強合作機制創新、工作制度創新和發展模式創新,積探索、勇于實踐,確保特色小(城)鎮建設取得新成效,打贏脫貧攻堅戰。
發展改革委
開發銀行
2017年1月13日
住房城鄉建設部 開發銀行
關于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的通知建村
[2017]2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北京市農委、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開發銀行各省(區、市)分行、企業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小城鎮建設的精神,大力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充分認識開發性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意義
小城鎮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直接有效的途徑,在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小城鎮建設任務艱巨,資金需求量大,迫切需要綜合運用財政、金融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開發性金融支持是推動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手段,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開發銀行各分行要充分認識開發性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意義,加強部行協作,強化資金保障,全面提升小城鎮的建設水平和發展質量。
二、主要工作目標
()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號),加快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先支持《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公布第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的通知》(建村[2016]221號)確定的127個特色小鎮。
(二)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公布全國重點鎮名單的通知》(建村[2014]107號),大力支持3675個重點鎮建設,提升發展質量,逐步完善般小城鎮的功能,將批產業基礎較好、基礎設施水平較高的小城鎮打造成特色小鎮。
(三)著力推進大別山等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先支持貧困地區基本人居衛生條件改善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危房改造。
(四)探索創新小城鎮建設運營及投融資模式,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打造批具有示范意義的小城鎮建設項目。
三、重點支持內容
()支持以農村人口就地城鎮化、提升小城鎮公共服務水平和提高承載能力為目的的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土地及房屋的征收、拆遷和補償;供水、供氣、供熱、供電、通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學校、醫院、鄰里中心、博物館、體育館、圖書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防洪、排澇、消防等各類防災設施建設。重點支持小城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水環境治理等設施建設。
(二)支持促進小城鎮產業發展的配套設施建設。主要包括:標準廠房、眾創空間、產品交易等生產平臺建設;展示館、科技館、文化交流中心、民俗傳承基地等展示平臺建設;旅游休閑、商貿物流、人才公寓等服務平臺建設,以及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的配套設施建設。
(三)支持促進小城鎮宜居環境塑造和傳統文化傳承的工程建設。主要包括:鎮村街巷整治、園林綠地建設等風貌提升工程;田園風光塑造、生態環境修復、濕地保護等生態保護工程;傳統街區修繕、傳統村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等文化保護工程。
四、建立項目儲備制度
()建立項目儲備庫。各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加快推進本地區小城鎮總體規劃編制或修編,制定近期建設項目庫和年度建設計劃,統籌建設項目,確定融資方式和融資規模,完成有關審批手續。
(二)推薦備選項目。各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組織做好本地區項目與開發銀行各分行的項目對接和推薦,填寫小城鎮建設項目入庫申報表(詳見附件),報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匯總項目申報表,于2017年3月底前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并將項目信息錄入全國小城鎮建設項目儲備庫。
今后,應在每年11月底前報送下年度項目申報表,并完成項目錄入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會同開發銀行對各地上報項目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好的項目作為先推薦項目。
五、加大開發性金融支持力度
()做好融資規劃。開發銀行將依據小城鎮總體規劃,適時編制相應的融資規劃,做好項目融資安排,針對具體項目的融資需求,統籌安排融資方式和融資總量。
(二)加強信貸支持。開發銀行各分行要會同各地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確定小城鎮建設的投資主體、投融資模式等,共同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對納入全國小城鎮建設項目儲備庫的先推薦項目,在符合貸款條件的情況下,先提供中長期信貸支持。
(三)創新融資模式,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開發銀行將積發揮“投、貸、債、租、證”的協同作用,為小城鎮建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根據項目情況,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機制評審等模式,推動項目落地;鼓勵大型央企、質民企以市場化模式支持小城鎮建設。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積開展小城鎮建設項目涉及的特許經營權、收費權和購買服務協議下的應收賬款質押等擔保類貸款業務。
六、建立工作協調機制
住房城鄉建設部和開發銀行簽署《共同推進小城鎮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部行工作會商制度。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開發銀行省級分行要參照部行合作模式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溝通、密切合作,及時共享小城鎮建設信息,協調解決項目融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及時將各地項目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有關建議分別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和開發銀行總行。
住房城鄉建設部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關于推進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的通知
建村[2016]22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北京市農委、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總行營業部: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的精神,切實推進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現就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小城鎮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直接有效的途徑。各地要充分認識培育特色小鎮和推動小城鎮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發揮政策性信貸資金對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重要作用,做好中長期政策性貸款的申請和使用,不斷加大小城鎮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切實利用政策性金融支持,全面推動小城鎮建設發展。
二、明確支持范圍
()支持范圍。
1.支持以轉移農業人口、提升小城鎮公共服務水平和提高承載能力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土地及房屋的征收、拆遷和補償;安置房建設或貨幣化安置;水網、電網、路網、信息網、供氣、供熱、地下綜合管廊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園林綠化、水體生態系統與水環境治理等環境設施建設;學校、醫院、體育館等文化教育衛生設施建設;小型集貿市場、農產品交易市場、生活超市等便民商業設施建設;其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2.為促進小城鎮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撐的配套設施建設。主要包括:標準廠房、孵化園、眾創空間等生產平臺建設;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文化交流中心、民俗傳承基地等展示平臺建設;旅游休閑、商貿物流、人才公寓等服務平臺建設;其他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二)先支持貧困地區。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要將小城鎮建設作為信貸支持的重點域,以貧困地區小城鎮建設作為先支持對象,統籌調配信貸規模,保障融資需求。開辟辦貸綠色通道,對相關項目先受理、先審批,在符合貸款條件的情況下,先給予貸款支持。
三、建立貸款項目庫
地方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項目培育工作,積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級機構對接,共同研究融資方案,落實建設承貸主體。申請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小城鎮需要編制小城鎮近期建設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相應分支機構提出建設項目和資金需求。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省級分行應編制本省(區、市)本年度已支持情況和下年度申請報告(包括項目清單),并于每年12月底前提交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同時將相關信息錄入小城鎮建設貸款項目庫。
四、加強項目管理
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組織、推動全國小城鎮政策性金融支持工作,建立項目庫,開展指導和檢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進步爭取惠政策,提供中長期、低成本的信貸資金。
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省級分行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協調縣(市)申請中國農業銀行政策性貸款,解決相關問題??h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切實掌握政策性信貸資金申請、使用等相關規定,組織協調小城鎮政策性貸款申請工作,并確保資金使用規范。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分行要積配合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工作,普及政策性貸款知識,加大宣傳力度。各分行要積運用政府購買服務和采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融資模式,為小城鎮建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并聯合其他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以銀團貸款、委托貸款等方式,努力拓寬小城鎮建設的融資渠道。對符合條件的小城鎮建設實施主體提供重點項目建設基金,用于補充項目資本金不足部分。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小城鎮建設項目涉及的特許經營權、收費權和政府購買服務協議預期收益等可作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的質押擔保。
通知執行過程中如有問題和建議,請及時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聯系。
中央部委資金支持政策
《住房城鄉建設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號)在組織導和支持政策中提出兩條支持渠道:
是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支持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
二是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
應當說這是中央財政資金第次比較系統地對小城鎮建設給予支持,具有十分強烈的導向意義,說明相關部門確實把特色小鎮放到了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上。
1、發改委資金支持政策
關于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實際上在三部委文件出臺之前在發展改革委申請專項建設基金的第19項“新型城鎮化”項里面,有“特色鎮建設”這子項,其他幾個子項也與特色小鎮建設相關,分別是19.1新型城鎮化試點地區的中小城市、19.2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地區、19.3少數民族特色小鎮。
2016年10月8日,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6]2125號)表示將加強統籌協調,加大項目、資金、政策等的支持力度。
2、中央財政獎勵政策
文件說了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還沒有出臺具體辦法。
3、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貸款
農業發展銀行對于特色小鎮響應早,2015年底就推出了特色小城鎮建設專項信貸產品。
中長期政策性貸款主要包括集聚城鎮資源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配套設施建設兩個方面。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進步爭取惠政策,提供中長期、低成本的信貸資金。
支持范圍包括:支持以轉移農業人口、提升小城鎮公共服務水平和提高承載能力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土地住房、基礎設施、環境設施、文教衛設施、商業設施、其他;
為促進小城鎮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撐的配套設施建設(生產、展示、服務)。先支持貧困地區,以貧困地區小城鎮建設作為先支持對象,統籌調配信貸規模,保障融資需求。
建立貸款項目庫。申請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小城鎮需要編制小城鎮近期建設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相應分支機構提出建設項目和資金需求。
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省級分行應編制本省(區、市)本年度已支持情況和下年度申請報告(包括項目清單),并于每年12月底前提交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同時將相關信息錄入小城鎮建設貸款項目庫。
主要省份的特色小鎮資金支持政策
1、浙江省
新增財政收入上交省財政部分,前3年全額返還、后2年返還半給當地財政。
2、河北省
省級財政用以扶持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平臺等專項資金,先對接支持特色小鎮建設。
鼓勵和引導政府投融資平臺和財政出資的投資基金,加大對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和產業示范項目支持力度。
省市縣美麗鄉村建設融資平臺對相關特色小鎮的美麗鄉村建設予以傾斜支持,對符合中心村申報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按照全省中心村建設示范點獎補標準給予重點支持,并納入中心村建設示范點管理,對中心村建設示范縣(市、區),再增加100萬元獎補資金,專門用于特色小鎮建設。
3、內蒙古自治區
各級財政統籌整合各類已設立的相關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特色小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在鎮規劃區內建設項目繳交的基礎設施配套費,要全額返還小城鎮,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4、遼寧省
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惠政策,整合各類涉農資金,支持特色鄉鎮建設。列入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并可推薦申報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鎮。省財政通過不斷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各地推進特色鄉鎮建設。
5、山東省
從2016年起,省級統籌城鎮化建設等資金,積支持特色小鎮創建,用于其規劃設計、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鼓勵省級城鎮化投資引導基金參股子基金加大對特色小鎮創建的投入力度。
6、安徽省
整合對特色小鎮的各類補助資金。省發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省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獎補;市、縣財政要進步加大特色小鎮建設投入。
7、福建省
新增的縣級財政收入,縣級財政可以安排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特色小鎮建設。發債企業1%的貼息,省地各承擔半。50萬元規劃設計補助,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各承擔25萬元。專項、省專項,垃圾污水省以獎代補。
8、甘肅省
省級財政采取整合部門資金的辦法對特色小鎮建設給予支持。同時采取“以獎代補”。特色小鎮建設用地的租賃收入以及小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費。
9、海南省
《海南省特色風情小鎮建設指導意見》(2014年)規定:項目和資金上先;建議預算安排定資金;村鎮規劃區內建設項目繳交的基礎設施配套費全額返還小城鎮;部門整合支持。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全省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瓊府》(〔2015〕88號)規定:
是設立產業小鎮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重點用于產業小鎮的產業培育;
二是各方面的財政專項資金(基金)在符合投向的情況下,要向產業小鎮的產業發展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傾斜。
新增財政收入部分,省財政可考慮給予定返還。
10、重慶市
加大市級小城鎮建設專項資金投入,調整化市級中心鎮專項建設資金,重點支持特色小鎮示范點建設。特色小鎮示范點建設項目打捆納入市級重點項目。
11、陜西省
重點示范鎮每年省財政支持1000萬元,文化旅游名鎮每年支持500萬元。
12、四川省
從2013年開始,連續3年,每年啟動100個省級試點鎮建設。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試點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功能,提升試點鎮的承載能力和吸納能力。市(州)、縣(市、區)財政也要安排專項資金,加大投入。
13、貴州省
加強資金籌措:各市(州)、試點縣要加大本級財政對小城鎮建設發展的支持力度,在年度財政預算時要安排小城鎮建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用于支持試點縣小城鎮建設發展?!柏斦a助、信貸支持、社會投入”。
14、廣西壯族自治區
自治區將整合涉及示范鎮建設的相關資金和項目,積為示范鎮爭取中央專項和轉移支付資金支持。自治區本級資金補助標準為每個示范鎮1000萬元,示范鎮總投資般不低于2000萬元。
15、西藏自治區
自治區財政安排10億元特色小城鎮示范點建設工作啟動資金。
地(市)、縣(區)人民政府要以規劃為統,以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民生項目為重點,進步整合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農牧、水利、林業、電力等部門資源,調整資金結構,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加大對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投入力度。 同時,要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支持特色小城鎮示范點建設。充分發揮援藏資金在小城鎮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
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
發改規劃[2016]212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特色小(城)鎮包括特色小鎮、小城鎮兩種形態。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指以傳統行政區劃為單元,特色產業鮮明、具有定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建制鎮。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相得益彰、互為支撐。發展美麗特色小(城)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有利于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城鎮化對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黨中央、國務院導同志關于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現就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創新機制,夯實城鎮產業基礎,完善城鎮服務功能,化城鎮生態環境,提升城鎮發展品質,建設美麗特色新型小(城)鎮,有機對接美麗鄉村建設,促進城鄉發展體化。
——堅持創新探索。創新美麗特色小(城)鎮的思路、方法、機制,著力培育供給側小鎮經濟,防止“新瓶裝舊酒”“穿新鞋走老路”,努力走出條特色鮮明、產城融合、惠及群眾的新型小城鎮之路。
——堅持因地制宜。從各地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挖掘特色勢,體現區域差異性,提倡形態多樣性,彰顯小(城)鎮特魅力,防止照搬照抄、“東施效顰”、哄而上。
——堅持產業建鎮。根據區域要素稟賦和比較勢,挖掘本地有基礎、具潛力、能成長的特色產業,做精做強主導特色產業,打造具有持續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特產業生態,防止千鎮面。
——堅持以人為本。圍繞人的城鎮化,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完善城鎮功能,補齊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短板,打造宜居宜業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防止形象工程。
——堅持市場主導。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創新建設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務手段,提高多元化主體共同推動美麗特色小(城)鎮發展的積性。發揮好政府制定規劃政策、提供公共服務等作用,防止大包大攬。
二、分類施策,探索城鎮發展新路徑
總結推廣浙江等地特色小鎮發展模式,立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將創新性供給與個性化需求有效對接,打造創新創業發展平臺和新型城鎮化有效載體。
按照控制數量、提高質量,節約用地、體現特色的要求,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相結合、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服務“三農”相結合。大城市周邊的重點鎮,要加強與城市發展的統籌規劃與功能配套,逐步發展成為衛星城。具有特色資源、區位勢的小城鎮,要通過規劃引導、市場運作,培育成為休閑旅游、商貿物流、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傳承的專業特色鎮。遠離中心城市的小城鎮,要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成為服務農村、帶動周邊的綜合性小城鎮。
統籌地域、功能、特色三大重點,以鎮區常住人口5萬以上的特大鎮、鎮區常住人口3萬以上的專業特色鎮為重點,兼顧多類型多形態的特色小鎮,因地制宜建設美麗特色小(城)鎮。
三、突出特色,打造產業發展新平臺
產業是小城鎮發展的生命力,特色是產業發展的競爭力。要立足資源稟賦、區位環境、歷史文化、產業集聚等特色,加快發展特色勢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在差異定位和域細分中構建小鎮大產業,擴大就業,集聚人口,實現特色產業立鎮、強鎮、富鎮。
有條件的小城鎮特別是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周邊的小城鎮,要積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鼓勵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定居。強化校企合作、產研融合、產教融合,積依托職業院校、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院校建設就業技能培訓基地,培育特色產業發展所需各類人才。
四、創業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創新是小城鎮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要發揮小城鎮創業創新成本低、進入門檻低、各項束縛少、生態環境好的勢,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效平臺和載體。鼓勵特色小(城)鎮發展面向大眾、服務小微企業的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服務平臺,構建富有活力的創業創新生態圈,集聚創業者、風投資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耦合;依托互聯網拓寬市場資源、社會需求與創業創新對接通道,推進專業空間、網絡平臺和企業內部眾創,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營造吸引各類人才、激發企業家活力的創新環境,為初創期、中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便利、完善的“雙創”服務;鼓勵企業家構筑創新平臺、集聚創新資源;深化投資便利化、商事仲裁、負面清單管理等改革創新,打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營商環境,推動形成批集聚高端要素、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特色鮮明、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新型小城鎮。
五、完善功能,強化基礎設施新支撐
便捷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小城鎮集聚產業的基礎條件。要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集約利用的原則,加強小城鎮道路、供水、供電、通信、污水垃圾處理、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速通暢、質價廉、服務便捷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以人為本推動信息惠民,加強小城鎮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光纖入戶進程,建設智慧小鎮。加強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設施建設,做好慢行交通系統與公共交通系統的銜接。
強化城鎮與交通干線、交通樞紐城市的連接,提高公路技術等級和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條件,提升服務水平。推進大城市市域(郊)鐵路發展,形成多層次軌道交通骨干網絡,高效銜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促進互聯互通。鼓勵綜合開發,形成集交通、商業、休閑等為體的開放式小城鎮功能區。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鼓勵建設開放式住宅小區,提升微循環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小城鎮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六、提升質量,增加公共服務新供給
完善的公共服務特別是較高質量的教育醫療資源供給是增強小城鎮人口集聚能力的重要因素。要推動公共服務從按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轉變,根據城鎮常住人口增長趨勢和空間分布,統籌布局建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文化體育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大力提高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使群眾在特色小(城)鎮能夠享受更有質量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要聚焦居民日常需求,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加快構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務圈”和繁榮“商業圈”。
鎮區人口10萬以上的特大鎮要按同等城市標準配置教育和醫療資源,其他城鎮要不斷縮小與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差距。實施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參照縣級醫院水平提高硬件設施和診療水平,鼓勵在有條件的小城鎮布局三級醫院。大力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推動市縣知名中小學和城鎮中小學聯合辦學,擴大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七、綠色引,建設美麗宜居新城鎮
美宜居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群眾對城鎮生活的新期待。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護城鎮特色景觀資源,加強環境綜合整治,構建生態網絡。深入開展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溯源倒逼、系統治理,帶動城鎮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有機協調城鎮內外綠地、河湖、林地、耕地,推動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互促共融、新型城鎮化與旅游業有機結合,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環境。鼓勵有條件的小城鎮按照不低于3A級景區的標準規劃建設特色旅游景區,將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
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民族風情小鎮等的保護,保護特風貌,挖掘文化內涵,彰顯鄉愁特色,建設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小(城)鎮。
八、主體多元,打造共建共享新模式
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是建設美麗特色小(城)鎮的重要內容。要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積性,推動政府、社會、市民同心同向行動。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企業家創造力,鼓勵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和市民積參與城鎮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成為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主力軍。積調動市民參與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熱情,促進其致富增收,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逐步形成多方主體參與、良性互動的現代城鎮治理模式。
政府主要負責提供美麗特色小(城)鎮制度供給、設施配套、要素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監管等管理和服務,營造更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環節,減少行政干預。
九、城鄉聯動,拓展要素配置新通道
美麗特色小(城)鎮是輻射帶動新農村的重要載體。要統籌規劃城鄉基礎設施網絡,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促進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城鄉聯網、生態環保設施城鄉統布局建設。推進城鄉配電網建設改造,加快農村寬帶網絡和快遞網絡建設,以美麗特色小(城)鎮為節點,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和“快遞下鄉”。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并軌、標準統。
搭建農村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服務平臺,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依托勢資源,積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引導城鎮資金、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農村流動,推動城鄉產業鏈雙向延伸對接。促進城鄉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要素高效配置。
十、創新機制,激發城鎮發展新活力
釋放美麗特色小(城)鎮的內生動力關鍵要靠體制機制創新。要全面放開小城鎮落戶限制,全面落實居住證制度,不斷拓展公共服務范圍。積盤活存量土地,建立低效用地再開發激勵機制。建立健全進城落戶農民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自愿有償流轉和退出機制。創新特色小(城)鎮建設投融資機制,大力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鼓勵利用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共同發起設立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基金。研究設立新型城鎮化建設基金,傾斜支持美麗特色小(城)鎮開發建設。鼓勵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小城鎮通過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按照“小政府、大服務”模式,推行大部門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深入推進強鎮擴權,賦予鎮區人口10萬以上的特大鎮縣級管理職能和權限,強化事權、財權、人事權和用地指標等保障。推動具備條件的特大鎮有序設市。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把加快建設美麗特色小(城)鎮作為落實新型城鎮化戰略部署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舉措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借鑒浙江等地采取創建制培育特色小鎮的經驗,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強分類指導,結合地方實際研究出臺配套政策,努力打造批新興產業集聚、傳統產業升級、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美的美麗特色小(城)鎮。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統籌協調,加大項目、資金、政策等的支持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典型經驗,推動美麗特色小(城)鎮持續健康發展。